小米熊儿童医院

孩子挑食不爱吃饭,可能跟家长的这些做法有关

2018-10-30T15:28:53
     不吃胡萝卜、不吃青菜,孩子偏食厌食让家长头痛不已,看见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营养一旦没跟上,将不利于孩子体格及智力的发育。然而家长不知道的是,孩子的偏食竟然与自己的这些做法息息相关。
 
     1、饮食单调没食欲
 
     宝宝往往对颜色鲜艳、形状新奇的东西比较感兴趣,如果父母在烹饪时,只讲究营养的搭配忽视食物颜色和形状的多样化,一味给孩子吃同一种食物,自然会引起宝宝的反感,进而出现厌食、偏食的现象。
 
     正确做法:父母可以尝试在食物中多加入颜色鲜艳的食物进行修饰,最好将食物做成某种卡通形状,让孩子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吃饭。
 
     2、家长的不良带头作用
 
     大家都知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且孩子在小时候的学习、模仿能力极强,如果父母挑剔食物,无意间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不爱吃这不爱吃那,自然会对孩子造成影响,在那以后,孩子也会对那样食物避而远之。
 
     并且如果家长总是等把孩子喂饱后再进食,眼见爸爸妈妈都不吃饭,孩子自然不会吃饭了。
 
     正确做法:为了给孩子树立榜样,家长应该多吃一些有利于孩子健康的食物,起到一个好的带头作用,并且应该让孩子与家长同桌吃饭,让孩子模仿、学习大人的饮食习惯。
 
     3、一味满足孩子
 
     现在有很多家长都比较溺爱孩子,生怕孩子不吃饭,孩子要吃什么都会满足,对孩子有求必应,进而导致许多宝宝口味越来越挑剔,只吃自己喜欢吃的食物。
 
     正确做法:家长不应该过于纵容和迁就孩子,要细心给孩子讲解其他食物的来源,让宝宝对除自己喜爱的食物外的其他食物产生兴趣,并进食。
 
     4、不愉快的进食经历
 
     如果孩子在以前吃某种食物后肚子痛或生病,或者在愉快的环境下被迫吃了某种食物,都会令孩子对这种食物产生抗拒的心理。
 
     正确做法: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以引导为主而不能强迫或威胁孩子,如果孩子对某一类食物已经产生抗拒心理,家长也应该试图通过美化食物等方式让孩子消除内心的抵触情绪。
 
     5、宝宝身高体重落后他人,吃更多才能赶得上
 
     许多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身高、体重落后同龄人便会十分着急,以为宝宝营养没跟上,一定是吃得太少了,便盲目增加孩子的进食量,其实这是相当不正确的,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生长曲线,只要在生长曲线3~97百分位之间都属于正常。
 
     正确做法:身体能量消耗和需求是有一定的平衡的(供需平衡),要能接受娇小的宝宝食量小,另外,也要接受宝宝有食欲差的时候。
 
     6、盯着宝宝进食
 
     两岁开始,宝宝会希望有自主权、争独立,所以希望能自己吃饭,自己选择食物,但是当父母给予压力或过度干涉时,便容易造成宝宝放弃独立进食,要人家喂,严重就是讨厌吃饭,甚至有时会让宝宝出现用挑食的方法来引起家人关注的行为。

     正确做法:适当的放手让宝宝自主进食,不要给予宝宝太多的关注,在孩子吃饭乖巧时家长应该及时给予鼓励,让孩子保持乖巧进食的好习惯。
 
     7、正餐吃不多,用奶做补充
 
     这是许多家长都存在的一个做法,孩子中午没吃饱,稍后多喝奶就不会让孩子饿肚子了,其实这样的做法不科学,过多的摄取牛奶、果汁等甜食,会影响孩子的食欲,放任宝宝乱吃,会打乱孩子的饮食规律。
 
     正确做法:家长应该让孩子在正常时间合理进食,不要因为一餐吃不好,在点心时间就让孩子不断进食其他食物,这样只会影响下一餐的进食!
 
     8、为让宝宝多吃饭,使出浑身解数
 
     很多时候家长会用许多方法来让宝宝多吃几口饭、或多吃几样菜,例如威胁、激将、斥责、惩罚、请求、贿络或强迫等等,尤其是许多家长很喜欢用"分心"这一招,因为可以让宝宝多吃几口或吃进去宝宝会挑的菜,但其实下次当宝宝主动吃的时候,宝宝还是不会吃那些菜,而且更习惯被喂,该有的吃饭行为并未被建立。
 
     正确做法:好的用餐气氛才能刺激宝宝的食欲,宝宝也才会更勇于尝试新的食物。爸妈不要过度坚持用餐规矩,应允许些弹性,多一些口头赞美、温暖的关心和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