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
吃得饱、穿得暖的
常常还零食不离嘴
很多家长认为
要吃饱了营养才跟得上
身体发育才好
其实,真相可能是——
恰!恰!相!反!
明代医书《万密斋》中有句俗话:“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
什么意思呢?
其实就是说如果要确保小儿平安健康,就不能给孩子吃得太饱、穿得太暖,要让他感受到“三分”的饥饿和寒冷。
而且,适度的饥饿感还能帮助孩子长高呢!
别不信,我们都知道,儿童身高增长主要依赖生长激素的分泌,生长激素分泌过少,就会导致生长迟缓。
生长激素的分泌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运动、情绪、睡眠等,但还有一个因素很多家长可能都不太了解,那就是饮食。
“生长激素是在什么时候分泌的?”
带着这个疑问,小熊随机采访了几位家长。
1号家长
额……不知道。可能是吃完饭?
(这位家长,您带娃全靠感觉吧?)
2号家长
晚上啊!不说晚上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吗?
(一看就是做过功课的!)
确实,晚上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但这位家长只答对了一半哦!
因为,不仅是晚上,白天也会分泌生长激素,而且,晚上虽然是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期,但分泌的量也是有多有少的哟!
通常情况下,生长激素是在血糖比较低的时候分泌。
人什么时候血糖较低呢?其实就是饥饿的时候。
这也就是说,人在饥饿的时候,生长激素分泌会更多一些,生长激素分泌多自然也就可以刺激儿童骨骼生长咯!
同理,如果孩子吃得过饱,就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身高的增长。
而且,吃的很饱的孩子通常会营养过剩,体重增加,还可能会造成孩子性发育期提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性早熟”。
具体表现就是在一段时间内比同龄孩子长的快,长的高,但因为提前透支了长高潜力,骨骺也会比同龄人闭合的早,到别人都蹿个的时候他们却停止生长了,最终造成了个子比同龄人矮。
说了那么多,家长应该如何帮孩子保持适度的饥饿感呢?
01
晚饭不要吃太饱、睡前不要吃东西
做过功课的家长都知道,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半夜10点到凌晨2点之间。
但你可能不知道,生长激素的分泌是脉冲式的,在夜间深睡眠状态下,会出现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分泌量是白天的5倍。
如果晚饭或睡前吃太多东西,食物的消化会刺激体内消化液的增加,造成胃肠蠕动时间延长。
不仅加重了肠胃的负担,而且难以保证尽快进入深度睡眠状态,影响夜间生长激素分泌高峰的出现,导致生长激素的分泌减少。
所以家长们晚饭时不要给孩子吃太饱,也不要在孩子睡前给孩子吃太多东西。
02
白天吃饭七八分饱
有的家长觉得既然晚上不能吃太多,那白天就多吃一点吧。
这样做也是不对的。白天虽然分泌的生长激素少,但也会分泌,如果孩子一整天都没有饥饿感,其生长激素的分泌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所以白天的饮食让孩子达到七八分饱即可,但切记,不要盲目地让孩子“饥饿”,导致孩子营养缺乏哦!
03
不要逼着孩子吃饭
有的家长带孩子,总怕孩子吃不饱,要么逼着孩子把饭吃完,要么追着孩子喂。
其实,小孩子吃不下饭,主要是因为Ta还“不够饿”。如果这时候逼着孩子吃饭,反而会导致孩子不会产生饥饿感,这也是会影响孩子生长激素的分泌的哦!
小熊提醒
儿童身高发育的重要时期一定要注意均衡营养,避免孩子养成挑食、偏食的坏毛病,每天要摄入足量的蛋白质,同时也不要忽略了绿叶蔬菜和水果。
但并不是吃的越多越好,只有均衡的营养和健康的饮食才能确保孩子吸收足够的长高元素,为孩子提供长高需要的物质基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