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想自家宝宝聪明过人,但是智力低下正危害着我国孩子的健康
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2018/11/28
     孩子是家的核心,也是一家人的希望,谁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能聪明可爱、乖巧懂事。当家长发现孩子会说话时,会忍不住夸赞,“宝宝真聪明”,当孩子会走路了、会朗诵诗歌了,家长更是赞不绝口。但是并非所有孩子都那么幸运,能成为一个聪明的宝宝,有一部分孩子正遭受智力低下的危害。

     孩子智力低下都有哪些表现?
 
     一、不会笑。正常的小儿2个月会笑,4个月可被逗得大声发笑,而智力低下的小儿,一般不会笑,或只会无目的的傻笑。
 
     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在6个月后,仍不能注意到大人在和他讲话。对周围的人和物注意力差,目光呆滞。
 
    三、喂养困难。给6-8个月的婴儿喂米饭、馒头等固体食物时,婴儿常出现恶心和呕吐,咀嚼能力差,经常有呛咳的现象。
 
     四、清醒时伸舌、流涎,甚至延续至2-3岁。
 
     五、动作发育迟。4个月仍不能抬头,10个月仍不会独坐,12个月后不会用手指捏东西,开始走路时,两脚仍到处乱踢。不能站立和走路,只能坐着或躺着,走路左右摇摆。
 
     六、语言发育迟。1岁后,仍不能有目的的发音,有时可有无目的的乱叫。
 
     七、受刺激后,不会立即引起啼哭,而要隔一会,或反复刺激后,才能啼哭,哭声异常,常出现刺耳的尖叫,或哭声无力。
 
     八、对周围的任何环境都缺乏兴趣,注意力不集中,对玩具的兴趣也很短暂。
 
     九、不能辨别亲人和陌生人。

     十、无目的活动多,大人很难理解。
 
     那孩子究竟为何智力低下呢?
 
     1.遗传:遗传因素是导致重度智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发达国家由遗传疾病所致的智力低下占重度智力低下总数的一半以上。
 
     2.感染和难产:出生前原因孕妇妊娠前4个月若感染风疹病毒,流感和其他病毒性疾病,对胎儿和婴儿危害极大,可造成胎儿先天畸形和智力障碍
 
     3.疾病:先天愚型(唐氏综合征)、呆小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不全)、苯丙酮尿症、猫叫综合征等。
 
     4.社会以及家庭心理因素:缺乏母爱、无人照料、不适当的教导方式、父母离异等均可对孩子的智力水平造成影响。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能聪明过人,但是并非所有的家长都能如愿,很多孩子可能智力平平,也可能存在智力障碍,不管怎样,家长都应该给予宝宝更好的保护,建议遵循大脑发育的规律性,抓住大脑发展的关键时机,提供环境条件以激发孩子的智力潜力,循序渐进不要操之过急,否则反而会妨碍孩子智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