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宝宝渐渐会抬头、会坐、会说话、会走,做父母的心里当然很是开心,但有些宝宝的发育就不尽如人意了。
有的宝宝到了该抬头的时候,还无法将头抬起,该坐立的时候也没有办法坐立,身体的灵活性也较差。
邢主任表示,在孩子生长发育阶段,家长一定要知道孩子在什么时候应该有怎样的变化,要留心观察孩子的变化,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孩子的生长发育一般遵循以下规律:
1.头尾发展律
儿童运动发育首先表现为头的控制,然后是躯干发育,最后是下肢的发育。即儿童粗大运动总是沿着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跑、跳的顺序发育。
2.近侧发展律
从躯干开始,接近躯干的肌群先发育,远离躯干的肢段动作后发育,如上肢发育沿着肩头、上臂、肘、腕、手、手指的顺序发育。
3.由粗大运动到精细运动
粗大运动先发育,精细运动后发育。
如3个月以前的婴儿高兴时出现“手舞足蹈”,4、5个月婴儿取眼前玩具用整个手臂,6个月左右婴儿可用拇指和其余四指指端取物,9月婴儿可用拇指和示指拿小糖丸或米粒。
4.先正后反
婴儿手的运动表现为先抓后放,如6个月以后的婴儿出现倒手,即把一个手的玩具换到另一个手中,此时儿童出现摔玩具现象;儿童先起坐是从坐位站起,后从立位坐下;儿童走路是先向前走而后向后退。
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邢秋君建议家长要掌握以上四个发育规律,及时辩清孩子是否有发育迟缓的情况出现,别因自己的疏忽给孩子的身心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