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训练1年,才教会了发音“妈妈”,他什么时候才能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为什么每天都带去康复机构训练,不惧风雨,他还是这个样子?
孩子理解能力差不听指令,训练起来特别费劲,有时候扛不住就想放弃了......
自闭症孩子家庭的绝望不是一般人能懂的,谁都希望付出就能得到收获,但现实的情况往往并非如此。
根据2017年人民日报的调查,中国自闭症患者可能超1000万,0-14岁患儿超200万!这样庞大的数据让人很是吃惊,更惊人的是最近的一则关于自闭症孩子家长职业的调查,近一半的家长选择全职在家带孩子!!!
而且很多孩子都是由爸妈带着,其中全职妈妈占据了一半,剩下一半都是爷爷奶奶在带着。可见大家对于孩子付出的心血,在他们身上浇灌了多少期望。
然而有很多家长默默放弃了,原因只有一个:看不到效果。用尽各种办法,人力、物力、财力都搭进去,可孩子就是不见变化,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专家缪虹表示,自闭症儿童的表现虽然都差不多,但每个孩子的病情都会因个人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选择适合孩子的治疗方法才是治疗的关键。专家表示,在自闭症儿童的治疗上,家长往往会走入这些治疗误区。
误区一
盲目相信机构训练,小米熊专家认为很多机构的训练都是关于孩子的认知,忽略了他的社会功能,但社会功能的提升有助于认知,专业儿童医院治疗的目的是帮助自闭症孩子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
在自闭症儿童的治疗上,家长应该分清主次!
误区二
孩子交给老师就可以了。
这不只是自闭症家长的想法,还是普遍家长的想法。孩子真的交给老师就可以了么?
幼儿园的老师一个要带30个孩子,康复机构的老师虽然是一对一课程,但是只能负责孩子上课的训练,回到家需要做的泛化就需要家长来完成。
比如今天教了孩子认识颜色,家长带孩子过红绿灯的时候就要有意识地注意带孩子指认。巩固课上的知识,孩子也能加深记忆。
误区三
随时变化康复方法。
听到别人说什么方法效果好就去效仿,这样往往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缪虹说,每个自闭症儿童情况都是不一样的,要到专业医院根据孩子的具体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并且最好不要随时变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