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小症患病率为何呈上升趋势,儿科医生表示营养充足≠长得高
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2018/12/13

  近年来,“矮小症”一词逐渐被众人所知,即使是在如今这样一个物质条件丰富的时代,也同样有不少的家长和儿童被身高所困扰,不由感叹,为何孩子总是长不高呢?是营养不够还是怎么回事呢?

  也有不少家长会认为自己孩子长不高只是暂时的,等到一定时间肯定是可以蹿一蹿的。

  对此,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生长发育专家黄丽明表示,儿童矮小与晚长是有一定区别的,家长千万不可将这两个概念进行混淆。

  所谓的“矮小症”,指的是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地区正常健康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

  而“晚长”又称青春期延迟,指的是女孩于14周岁以后、男孩于15周岁以后尚无第二性征出现(如男性睾丸增大、女性乳房增大等),或女孩18周岁仍无月经初潮。

  如果家长没有办法判断孩子是矮小还是晚长,建议到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医生会根据孩子的身高、骨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综合评估,从而判断孩子到底是矮小还是晚长。

  黄丽明强调说,儿童的生长发育是存在着一定的规律的,不同时期孩子的生长速度是有所不同的,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生长速度是否正常,是否有存在生长发育缓慢的情况。

  一般足月出生时身长50厘米,小于47厘米则提示有宫内生长迟缓;生后第一年增长25厘米,第2年增长10厘米,第3年至青春期开始生长速度为每年平均5-7厘米,青春期每年增长8-12厘米,持续2-3年。一般3岁以前每年生长小于7厘米,3岁到青春期以前每年生长小于5厘米,青春期每年生长小于6厘米时,就认为生长速度减慢。

  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黄丽明表示,父母最好是能够定期为还孩子测量身高,实时观察孩子的身高变化,及早发现孩子生长发育上的问题。

  如果孩子的生长速度和骨龄处于一个正常范围之内,家长可以暂时不用担心,注意调节一下孩子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要是孩子的生长速度表现得极不正常,家长就要引起注意了,要及时到院检查孩子生长发育异常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