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期末考试季,这几天朋友圈最热的,大概就是“小学生作文展”了。
上四年级的炜炜,作文字数要求从300一下变成了800,前几天老师让写《雪》,他灵机一动:"下雪了,老师组织我们堆雪人,让班长点名:魏曾、宋晓兰、李天天……"
他把全班的名字写了一遍。写到最后还差一大截,于是:"雪人堆完了,大家准备回家。放学前,班长又开始点名:魏曾、宋晓兰、李天天……"
这样的小学生作文比比皆是,我们看着或许会笑,但老师看了只能沉默,家长看了只会流泪:
我们的孩子,什么时候陷入了语言贫困?
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陈虹表示,语言系统的发育,不仅包括口头语言,即有声语言,而且还包括书面语言、表情语言、手势语言等无声语言,而这些,只是语言体系中初期发育的一小部分。
再往高深层次发展,就需要逻辑判断、推断、组织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即有更进一步的知觉运动企划能力。
所以,孩子不说话或者说话晚,词不达意、说话无条理、发音不清、书面语言表达贫乏,作文写不好等,都是语言发育异常早期最明显的表现。
语言能力的听说读写,并不是知识的传授,也不是可以完全模仿的经验,也许可视为技巧。但更重要的是,它是由身体和大脑协调出来的能力,即感觉统合,它需要时间和耐心才能发展成熟,也需要努力和意愿来累积经验。
从感觉统合观点来看,语言发展迟缓问题,自然与大脑生理学息息相关,大脑皮质损伤、甚至脑性麻痹,都会造成语言学习的困难。
最近调查显示中国儿童的感觉统合失调率已经达到80%,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存在感统失调,只是表现程度不同而已,所以家长应该及时关注孩子的感统发育情况。
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行为发育专家陈虹强调: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不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消失,12岁以前通过专业的感统训练很容易得到纠正,一旦超过这个年龄很难改变,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