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自闭症对于大家来说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但是大部分人对自闭症的认识并不清楚。很多家长都以为自闭症是一种不喜欢表达、不愿与人交流的心理疾病。或者认为是性格内向。
尤其在偏远乡村地区,对自闭症的认识更是陌生。加之与孩子的关注交流甚少,即便发现孩子有交流方面的异常,也没有引起重视。认为孩子可能内向,并未想到孩子很可能得了自闭症。
自闭症也叫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发生于婴幼儿时期的心理发育障碍性疾病。表现为兴趣狭窄、刻板行为、语言交流障碍、社会交往障碍等。约3/4的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发育迟缓。一般在出生30个月以内发病,但也有个别在3岁以后发病者。
他们“能看到东西却视而不见,能听到声音却充耳不闻,能与人交流却闭口不言,他们完全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因此人们把他们称为:“星星的孩子”。
自闭症早期及时治疗对孩子的帮助最大。但是自闭症的症状容易与性格、心理问题相混淆,从而耽搁自闭患儿的治疗,错过治疗黄金期。
其实,早期发现自闭症患儿并不困难。首先家长对孩子的一些“异常”反应给予关注,并及时作出相关检查。
自闭症主要有三大核心症状:语言发育障碍、社会交往障碍和异常行为。比如他们不能理解所说内容的意义,不能正常的同家人交流。他们还会有一些重复刻板行为,比如日复一日地按一定顺序排列物品,或者每天出去都要走一条特定的路,一旦发生变化,就会哭闹或发脾气。每个自闭症儿童的症状不尽相同,但是以上3大核心症状在自闭症孩子身上基本都存在。
通过早期筛查与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可以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可以使30%~50%的自闭症患儿成年后具有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