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们在孩子有发育迟缓的迹象时,往往会慌乱不知所措,其实孩子的生长发育是有一定规律的,只要留心观察,及时干预,是会有很大好转的。
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朱俊凤医生介绍说,儿童生长发育一般有以下规律:
1.头尾发展律
儿童运动发育首先表现为头的控制,然后是躯干发育,最后是下肢的发育。即儿童粗大运动总是沿着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跑、跳的顺序发育。
2.近侧发展律
从躯干开始,接近躯干的肌群先发育,远离躯干的肢段动作后发育,如上肢发育沿着肩头、上臂、肘、腕、手、手指的顺序发育。
3.由粗大运动到精细运动
粗大运动先发育,精细运动后发育。
如3个月以前的婴儿高兴时出现“手舞足蹈”,4、5个月婴儿取眼前玩具用整个手臂,6个月左右婴儿可用拇指和其余四指指端取物,9月婴儿可用拇指和示指拿小糖丸或米粒。
4.先正后反
婴儿手的运动表现为先抓后放,如6个月以后的婴儿出现倒手,即把一个手的玩具换到另一个手中,此时儿童出现摔玩具现象;儿童先起坐是从坐位站起,后从立位坐下;儿童走路是先向前走而后向后退。
小米熊朱俊凤医生温馨提醒:家长可千万别小看发育迟缓可能对孩子造成的伤害,一旦有发育异常的早期迹象,要及时到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和帮助。
朱俊凤
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神经与行为发育科主任
重庆市妇幼卫生学会儿科医师联盟会员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医药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
“小熊大爱”基金 特约专家
从业数年,致力于儿童神经、行为发育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学术研究。曾在北京、上海等医院从事儿童神经及发育行为疾病诊疗,注重疗效,熟练运用“测评医教心康”6T儿童身心康复体系为每一位患儿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发育迟缓、多动、抽动、自闭、遗尿、脑瘫、癫痫、智力低下等儿童神经行为发育疾病诊疗,侧重“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