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可能想不通,孩子年龄越来越大,但是尿床的情况却一直没有改善,孩子也因此变得越来越胆小、内向,为什么大孩子还会出现频繁尿床的情况呢?
陈虹主任回答说,一般来说年满三岁的孩子就能够控制自己的排尿了,很少有出现尿床的情况,若是孩子三岁之后夜间还是频繁尿床,不能控制排尿的话,就很可能是遗尿症,建议到院做个详细的检查。
陈虹
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行为发育科主任
重庆市妇幼卫生学会儿科医师联盟委员
从事儿科临床工作数年,一直潜心于儿童行为发育疾病的科研,能熟练地处理儿科常见多发疾病的诊治,擅长运用”测评医教心康”6T儿童身心康复体系,曾在《临床儿科杂志》发表论文。
擅长:多动症、抽动症、自闭症、发育迟缓、智力低下、遗尿症等儿童发育行为疾病有独到见解,擅长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遗尿症指的是孩子在3岁后仍然无法在夜间自主排尿的现象,且一周尿床频率达到两次,症状持续三个月及以上。主要症状表现就是频繁尿床,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尿床是常事,长大一点就会好,可是小米熊陈虹主任提醒,长时间的等待不仅无法消除孩子尿床的症状,反而会引起其他的危害。
95%的遗尿症儿童存在性格缺陷
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陈虹表示,95%的遗尿儿童存在性格缺陷,如孤僻、自卑、胆小、不合群,恐惧集体生活等。
除了性格缺陷外,遗尿还有这些危害。
1、智力、注意力缺陷。数据显示,有遗尿症的孩子智力比正常孩子的智力低约17%~23%,且长期尿床的孩子大多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反应慢,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有着直接的影响。
2、免疫功能受损。尿床的孩子大多免疫功能低下,机体抵抗能力差,患疾病的几率高。
3、影响生长发育。长期尿床的孩子往往挑食、厌食,会影响营养的吸收,且长期尿床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及钙的吸收,导致矮小。
尿床常常被人们忽视,可它带来的危害却超出了人们的想象,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陈虹提醒说,儿童频繁尿床需要家长们更多的重视,正确对待孩子尿床的行为,除必要的治疗外,还应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