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老是出现这些怪动作是怎么回事
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2019/06/28

  有的小孩可能会出现有一些怪动作,比如疯狂眨眼、频繁做怪相、摇头甩胳膊、发出异常声音等,这些异常行为常常不被人理解,甚至父母也只认为是孩子在调皮捣蛋。

  在临床上有一种疾病的症状表现和上述行为有点类似,那就是抽动症。

  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陈虹表示,儿童抽动症是一种以多发性不自主的抽动,出现语言或行为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引起抽动症的原因与遗传、生化代谢失调或环境等因素有关。此症通常在为2~21岁发病,以5~10岁最多见,10~12岁最严重,男孩较女孩多。抽动症症状呈波动性、进行性、慢性过程。

  表现为短暂、快速、突然、程度不同的不随意运动,开始为频繁的眨眼、挤眉、吸鼻、噘嘴、张口、伸舌、点头等。

  随着病情进展,抽动逐渐多样化,轮替出现如耸肩、扭颈、摇头、踢腿、甩手或四肢抽动等,常在情绪紧张或焦虑时症状更明显,入睡后症状自行消失。

  很多家长会抽动症的症状表现误认为是其他疾病,导致误诊,耽误了孩子的治疗,也有的家长并没有把孩子的早期异常行为放在心上,认为等孩子稍大一点就会好转,采取一味等待的态度。

  儿童抽动症的表现特征十分明显,在孩子出现有疑似抽动症的情况时,建议及早到院诊断,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陈虹提醒说,小儿抽动症若不及时诊治,将会对孩子造成以下伤害:

  注意力无法集中:大部分患有抽动症的孩子都很难集中注意力,常常在课堂上发出奇怪的声音、做怪动作,受到同学们嘲笑和老师的指责,不仅和同学老师相处困难,还会影响学习成绩,严重者常被劝退学。

  影响发育:长期不自主的抽动会导致孩子部分肌肉变形或僵化,甚至影响骨骼的发育,若不及时治疗错过矫正时期,会造成终生遗憾。

  心理障碍:由于常出现异常的抽动行为,常常引起小伙伴们的嘲笑,将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不可换回的伤害,久而久之会出现自卑内向、不爱与人接触,部分儿童还会对嘲笑者产生仇视心理。

  不良行为:有四分之一的抽动症儿童会出现有破坏物品、伤害他人等不良行为。

  其他: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抽动症状会影响到学业、工作、社交等,受到他人的白眼和排挤,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抽动症影响甚大,因此,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陈虹建议家长,在孩子出现有怪异行为,且次数繁多,经家长责骂后仍无改正迹象,一定要到儿童医院做相关的检查,了解孩子出现异常行为的原因,及早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