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2岁了,偶尔会叫爸爸妈妈,其他的都还不会,你跟他说什么也都听得懂,就是不回应,是怎么回事呢......
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朱俊凤指出,通常情况下,孩子到两岁左右的时候已经能够正常说话了,但是也有部分到了两岁以后还不会说话,出现这种情况,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查找原因。
此外,家长也应该反思一下,在养娃日常中是不是做错了这些事?
错误一、1岁了还只给孩子喝粥、吃面条,生怕嚼不烂
很多家长尤其是新手妈妈在给孩子添加辅食的时候,总是担心宝宝嚼不烂、消化不了,而长期让宝宝吃特别细、软像面条、粥一类的食物。殊不知这样做会影响孩子的口腔肌肉发育,孩子的口腔肌肉得不到锻炼,就会导致宝宝发音不标准、口吃等。
错误二、TA想要啥时不用说,手一指你就懂
宝宝在学说话初期,因为词汇量少、表达能力有限,经常会用手指或是用“嗯嗯、嗯啊”来代替,很多家长在这个时候往往秒懂宝宝的意图,并立马作出回应满足需求。时间长了,宝宝自然就会觉得:既然爸爸妈妈这么懂我,那么就不用我再费劲学说话了。
错误三、宝宝说错了,你却大声笑了
在孩子刚学说话的初期,经常会发出“错误的音”或是说出来的词语模糊不清,这个时候很多妈妈总会忍俊不禁,笑话孩子,有的还故意模仿孩子说话,让宝宝错误地以为这是一种鼓励和喜爱,这就强化了这种异常的说话方式,也有部分宝宝觉得受到嘲笑,不愿意多开口说话。
错误四、你说的太快 宝宝完全跟不上
有些家长说话速度太快,没有给宝宝一个充足的时间,让TA 经历“听到—理解—回答”的过程,这样宝宝很难接受到有效的信息。当宝宝下意识追着你说的内容去听,这时候TA的大脑和语言无法同步,就很可能导致口吃或不爱说话。
错误五、和宝宝经常用网络语言沟通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使用年龄也提前了,一些电视节目,有很多不规范的语言,比如小盆友、酱紫、你造吗、妹纸......,这些网络用语都在影响着宝宝的语言发育和对事物的正确理解。
当然,除此之外,唇腭裂、构音异常、舌系带异常、自闭症、智力低下、脑瘫等也会影响到孩子的语言发育,因此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朱俊凤提醒,当孩子的语言发育严重落后于正常发育水平时,家长应尽快带孩子到院检查原因,以免影响孩子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