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米熊何旭涛:孩子频繁挤眉弄眼家长应重视
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2019/07/31

  孩子在你面前突然

  频发眨眼睛,耸肩,清嗓子……

  或许你会觉得这是孩子的“坏习惯”

  又或是觉得孩子是眼睛、喉咙不舒服了

  你可能怎么都想不到

  孩子可能已经患上了抽动症

  医生:孩子频繁“挤眉弄眼”家长应重视

  据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何旭涛介绍,很多孩子就诊时,抽动症状已经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早已经从刚开始的简单面部抽动(频繁眨眼、挤眉、吸鼻、噘嘴、张口、伸舌等)发展成为身体四肢抽动(身体扭转、甩手扭臂、抖腿踢腿、走路中下蹲或转圈旋转、步态异常等)。

  而造成这种不能及时就医的情况,主要有两点原因:

  面部抽动不易引起家长重视

  由于家长对该病的认识不够 ,很多家长会将抽动症这种眨眼、咧嘴、吸鼻子的症状视为一种不良习惯,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反而给予训斥,甚至打骂,想要简单粗暴地要求孩子改掉这种“坏”习惯,结果反而导致病情加重。

  面部抽动易被误诊

  孩子的抽动症症状容易被误诊为眼部疾病、鼻炎、咽炎等情况。

  对此,何旭涛表示,等到孩子眼药水用完,治疗鼻炎、咽喉炎一段时间后,孩子病情仍然不见好转,并且还越来越严重的时候,家长才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这时候,孩子可能早就从简单的面部抽动发展成四肢抽动的症状了。

  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何旭涛指出,临床上,眨眼、挤眉、吸鼻、噘嘴等面部抽动,常常是抽动症的首发症状,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措施,症状会逐渐加重,从简单的面部抽动发展到颈、肩、上肢及下肢,形成多部位的抽动。

  随着时间推移,症状会逐渐多样化,轮替出现如耸肩、扭颈、摇头、踢腿、甩手或四肢抽动等。这个时候若想要再改善,难度也会随之增加。因此,在孩子出现频繁眨眼、挤眉弄眼、怪动作多、不自主抽动等情况时,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早点带孩子到医院就诊,以免情况愈发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