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的孩子由于行为动作怪异,常常被同龄人孤立,久而久之孩子变得自卑、自闭,甚至对嘲笑者产生仇视、报复的心理,产生反社会心理 。
另外,根据资料显示,约50%—90%抽动症孩子还会存在共患病的问题,伴有1种或1种以上心理行为障碍。
共患病构成抽动症整体的一部分,增加了疾病的复杂性和严重性,同时还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社会适应能力、个性及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
判断抽动症家长应搞懂这些知识
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何旭涛指出,抽动的表现通常以眼部、面部、或头部运动为首发症状,而后向颈、肩、肢体或腹部发展,可伴喉中发音,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也可能由简单发展到复杂,呈波浪式进展。
抽动的类型有:
单纯运动抽动:眨眼、咧嘴、张口、耸肩、晃头、甩手等;
复杂运动抽动:抖动躯干,抽动腹部、弯腰,走路转圈、跺脚等;
单纯有声抽动:吸鼻子,清喉,咳嗽等;
复杂有声抽动:重复的词语,语句,秽语,模仿声音或模仿言语等
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何旭涛提醒,家长在怀疑孩子患有抽动症时,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确诊,如果被确诊为抽动症要及时进行治疗,以免病情恶化。
爱是一切力量的源泉,爱是正能量,爱是理解、尊重、包容。而暴躁、打骂、侮辱,强制、不尊重这些都不是爱。家长要理解和包容孩子的这些“怪异”行为,正确认识疾病,多与孩子、学校老师沟通,对孩子进行正面引导和安慰,这样才能加快孩子康复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