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又叫自闭症,病因不明、无特效药、无法彻底治愈、行为表现伴随终生这些特点让很多患儿家长几近绝望,但自闭症诊疗专家共识及临床实践表明,孤独症儿童通过早期干预、教育后,完全有可能实现生活自理、自主就业、自食其力。
近日,主任医师、重庆市儿童孤独症康复治疗中心主任邵智教授在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孤独症专病诊疗康复培训会上再次强调:孤独症儿童的早期发现、干预、教育非常重要。
“孩子被确诊患有孤独症,对家庭来说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邵智教授在培训会上分享说,由于没有有效的根治方法,孤独症的康复治疗是一场“持久战”,无论是时间还是金钱,都是不小的投入。
家有“星儿”的赵玲女士(化名),6岁时宝宝被诊断出有孤独症,她辞去工作,专心照顾宝宝,开始漫长的治疗康复之路:“从那时候起,这个家就是拖起走的,也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要是他治不好,你说等我们老了,孩子可怎么办?”
“专家说要是更早一点,干预治疗的话,康复的机会更大。”赵玲坦言,现在肩上担子很重,孩子每个月的康复费用将近2900元,全家的吃住都落在了孩子爸爸身上,压力很大。
爸爸工作,妈妈辞职全职照顾孩子,这是很多孤独症家庭的真实写照。
“孤独症是婴幼儿时期疾病,早期会表现为不喜欢和人一起相处、叫名字没反应、没有目光接触、词语能力差以及不愿模仿学习等。”邵智教授说。
邵智教授提醒说,2岁以内是自闭症治疗的关键期,通过心理、行为、生理和药物等多个导向的治疗,在经过2-3年的康复训练后有望过上正常生活,所以家长一定要尽快理清思绪,注意观察,不要因此耽误孩子的治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