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行对宝宝来说至关重要。对宝宝的感统发育特别有好处。
1.促进大脑发育
爬行是对身体和四肢的直接刺激,顺畅的爬行需要大、小脑之间的密切配合。
爬行动作从最初的爬行反射,经过抬头、翻身、打滚、匍匐前行等中间环节,最终发展成真正的爬行,需要经历长时间的练习和实践。
新生儿在俯卧时,会出现以腹部为支撑点的匍匐动作,这就是爬行反射。
这种发射在出生后短时间内保留着,一般2个月左右或消失,等到孩子7、8个月,准备开始学习爬行的时候重新出现。
每一次练习和实践都是对大脑积极性的调动与激发。因此,学习爬行其实就是对脑神经系统功能的一次强化训练。
如果宝宝小时候爬行时间不足,大脑没有得到足够的锻炼,便容易模糊而混乱地指挥身体,影响孩子学习走路,导致身体用力分配不协调、注意力不集中等。
现代很多父母为了讲卫生,不让宝宝在地上爬行;或为了让孩子早走路,让孩子使用学步车等,都会导致孩子爬行不足。
2.爬行可以锻炼肌肉张力和骨骼支撑力
虽然许多家长给孩子提供了充足的营养,但是,因为孩子的骨骼和肌肉力量并不大,还很容易喊累。
幼儿园里经常可见因摔伤而骨折的孩子,这并不仅仅是因为宝宝年龄小、骨头脆,小时候爬行时间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幼年时期的爬行,能够增强宝宝的肌肉张力,锻炼骨骼支撑力,同时锻炼宝宝的身体平衡协调能力,还可以间接促进身体对食物营养的吸收能力(尤其是钙的吸收),从而让孩子的肌肉和骨骼充满力量。
3.爬行能刺激脑干部位的前庭觉
孩子爬行的时候,上半身身体位置比较低,所以想要获得更宽的视野,宝宝就必须把头仰起。
而仰头这个动作刚好能刺激到脑干部位——前庭。前庭感官也会因此能顺利地发展。
比如,眼球会随着目标上下左右转动,从而锻炼到眼肌,这样孩子便能在三四岁的时候发展出成熟的聚焦能力和追视能力,将来才不容易出现写反字和跳行漏字等视觉空间感不足的现象。
4.唤醒触觉
宝宝爬行的时候,手掌、膝盖、腹部等身体部位都是直接与地面接触的,在爬行过程中,通过不断接触、摩擦、离开,可以唤醒宝宝的触觉。
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陈虹主任温馨提醒大家:感觉统合功能对孩子一生的影响都很重要,因此当发现孩子有感统失调的表现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评估,在专业医生的帮助下使孩子的感觉统合功能恢复正常。让孩子能够更好的适应世界,好好学习,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