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多动症是怎么回事
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2019/08/10

  很多家长可能对“小儿多动症”,已经听说过很多次了,但是未必里了解它到底是怎么回事。看到孩子好动或许就以为孩子是多动症,或者或许孩子真正患有小儿多动症,而家长却完全不知情。

  那么接下来,就请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何旭涛给大家讲讲,小儿多动症是怎么回事吧!

  其实关于多动症的具体病因还不十分清楚,目前广泛认同的发病机制认为多动症是前额叶皮质多巴胺这类神经递质减少,导致关联学习和正常行为的损害、认知障碍等异常。

  正常情况下,我们人类感觉器官收集来的信息,会通过各种神经,最终传递到大脑皮层。大脑皮层的神经传导可提高兴奋性,维持觉醒,这是注意及一切心理活动的兴奋基础。而多动症儿童多巴胺释放减少,会降低突触后的兴奋性效应。

  大脑皮层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机制,就是筛选机制,在这些信息中选出一个优先信息,然后将所有的注意力都调集到这个优先信息上,即注意力。比如说,当同时看见妈妈、吃的食物时,正常的孩子可能会选择跟妈妈玩或者去吃自己想吃的糖果,而多动症的孩子则会“我想和妈妈玩”,不,“我要吃糖果”。

  大脑中的选择机制出了问题,本该选出一个优先信息时,却选了四个、五个,甚至更多,于是孩子就同时关注了几件事。这样我们看来,就是注意力出了问题,都想弄一下,一会儿这个,一会儿那个,不能集中精神。

  那为什么会出错呢?

  症结之一所在:神经递质多巴胺的异常。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负责大脑内各种信息的接收、整理、传递。研究显示,多动症儿童的多巴胺有明显减少的现象,从而导致神经传导出现问题,无法专注同一件事情了。

  同时,多巴胺的异常也可能导致出现无法正确判断和执行大脑的决策,大脑想停下来却停不下来,从而一刻也闲不下来。

  也有研究显示,在做作业,从事重复性或需巨大努力的活动及做不新奇的事情时,其注意力的维持最困难。有吸引力、新的情况或不熟悉的环境中或从事游戏等强化的活动时注意力并不差。

  其症状随情景而波动的现象说明了多动儿童表现的症状严重程度受环境的影响,并与其存在相互作用。

  因此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何旭涛提醒大家,多动症是一种有神经生物学基础的神经发育障碍,对多动症儿童,家长要正确理解疾病特征,理性对待,了解原因,采取适合孩子的治疗方案,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