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第二届小儿神经与行为发育疾病诊疗康复国际论坛将在重庆小米熊举行
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2019/09/04
“共享国际国内先进诊疗技术、精准助力特殊疾病患儿康复、融合MDT多学科联合诊疗”这是9月22日将在重庆举行的第二届小儿神经与行为疾病诊疗康复国际论坛的主题。

此次论坛由重庆市妇幼卫生学会主办,重庆市妇幼卫生学会儿科医师联盟及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承办,论坛邀请到来自国内外的9位知名小儿神经与行为发育疾病诊疗康复专家到场作主题报告,
届时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还组织了多位儿科专家为重庆及周边地区的脑瘫、自闭症、癫痫、多动症、抽动症、发育迟缓的患儿会诊。
 

 
特殊疾病患儿年增4-5万人
专业的康复治疗让他们有望回归社会
 
近年来,儿童神经与行为发育异常等疾病的患病率和发现率逐年增高。公开的数据显示,我国6岁以下的脑瘫病患儿超过30万;另据《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II》透露,
我国12岁以下自闭症患儿已超300万,除此之外,我国目前还有约400万抽动症患儿,近500万精神发育迟滞(智力落后)的患儿,这些神经与行为发育类疾病患儿每年新增约4-5万人,而得到有效治疗的不到1%。

“脑瘫患儿的康复并非不可能”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际脑瘫康复权威专家、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名医工作室首席专家刘振寰教授在过去的30年里已成功为全世界超过30000名脑瘫患儿带去了康复希望,据媒体统计,他治疗的脑瘫患儿康复率超过80%。

“孤独症患儿的康复是一场持久战,医生、家长、社会都要参与”重庆市儿童孤独症康复治疗中心主任邵智教授多次在为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医护人员培训时强调,对于自闭症患儿,医生一定要强调家长在这场“康复持久战”中配合的重要性。
    国内外众多儿童神经内科、行为发育专家都呼吁,家长应让患儿坚持接受长期科学规范的康复治疗,只要坚持下去,很多患儿未来是可以回归社会、重返校园的。


 
家长无意识导致患儿确诊晚
专科医生紧缺导致患儿治疗难
 
据统计,75%以上孤独症儿童在6岁以前未能被及时确诊,90%以上的孤独症儿童无法接受正常教育。
造成中国特殊疾病患儿确诊率低、康复率低的一个很大原因就是医生和康复水平跟不上。据《中国儿科资源现状白皮书》显示,

《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提出的目标是2020年每千人口拥有0.69名儿科医生的目标。实际上我国现在只有135524名儿科医生,但我们服务的是2.6亿儿童(0-14岁),也就是说每10000名儿童中只有4名儿科医生。
初步估算,目前我国儿科医生缺口为超过8万名,儿科医生缺,这些特殊疾病的专科儿科医生更是凤毛麟角。


 
论坛呼吁加强机构间合作
助推特殊疾病患儿更好更快康复
 
本次论坛主题为“共享、精准、融合”,将重点关注儿童神经与行为发育疾病的预防、治疗、心理干预和康复训练。
在参与论坛作主题报告的专家中,有国际知名的脑瘫康复专家刘振寰教授,也有在自闭症研究、康复领域享誉盛名的邵智教授、静进教授,

还有来自匈牙利致力于儿童脑瘫引导式教育治疗的Agnes Borbely教授,论坛专家来自匈牙利、北京、上海、台湾、广州、深圳等国家和地区,
主题报告内容涵盖脑瘫、自闭症、癫痫、言语障碍、抽动症等在内的疾病诊疗和康复知识,预计将有超过200位基层儿科医师参会。

如何鉴别诊断自闭症与其它发育行为障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疗进展如何?

国际上推崇的引导式教育在脑瘫康复中有何作用?

诸如此类的问题将在论坛现场得到答案。



据介绍,承办此次论坛的重庆市妇幼卫生学会儿科医师联盟及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借希望于此次论坛9位知名专家的现场授课,
为广大儿科临床医护人员带来大量有关儿童神经与行为发育健康“干货”的同时,也呼吁加强机构间合作,助推特殊疾病患儿更好更快的康复。

9月21日-22日,还将有首都儿科研究所杨圣海博士等在内的多位儿科专家在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现场为
脑瘫、自闭症、癫痫、多动症、抽动症、发育迟缓的患儿联合会诊,用国际国内先进的诊疗康复经验助力特殊疾病患儿治疗和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