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米熊学术会论坛台湾儿科专家:抽动症容易忽视的表现极易被误诊
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2019/09/27

​​“这是一个非常不被重视的病症,甚至有的家长以为孩子是故意的。被忽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它的早期很容易被误诊,比如说有的清嗓子会被当成咽炎、气管水,眨眼睛会被误诊为眼病。

 

“因为抽动这种疾病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表现,那就是刻板行为难以控制,孩子往往刻板地重复一些小动作。而家长不知道这种病,或者不够细心,就会忽略掉了。”

 

近日,台湾联新国际医院儿科薛常威主任在“重庆小儿神经与行为发育疾病诊疗康复国际论坛”上,总结了抽动症日益增多并且治疗时间越来越长的原因。

 

(薛常威主任讲解抽动症的诊疗)

 

从结膜炎到慢性咽炎到多动症

再到抽动症的心酸康复路

 

小华(化名)第一次到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神经与行为发育门诊的时候,是在何旭涛主任诊室,当时刺耳的叫声、不安的拍打、扭曲的表情,让医护人员感到惊讶。

 

小华妈妈说,已经不记得从何时起,小华眨眼的频率开始明显高于别的孩子,妈妈倒是很细心,带着孩子到眼科就诊,被告知有结膜炎,用药一段时间后,确实眨眼的频率似乎没有那么频繁了。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华又开始经常眨眼,并且经常清嗓子,甚至喜欢发出怪叫声,有时还用秽语骂人,脾气也越来越暴躁。

 

被带到不同的医院反复检查、治疗,小华先后被确诊为慢性咽炎、多动症等疾病,三年多的治疗却换来了小华如今的现状。

 

曾经一度绝望的父母,选择了来到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再试一试。在多名会诊专家的联合的确诊下,小华终于确诊为中度抽动症。经过综合治疗5个月,小华目前已无眨眼、怪叫的症状。

 

(薛常威主任接受媒体采访)

 

抽动症状有这些

尽早治疗别耽误孩子

 

薛常威主任表示,抽动障碍包括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最常见的动作有:快速而短暂的眨眼睛,撇嘴巴,挤眉弄眼,扮鬼脸,耸肩膀以及摇头晃脑等。

 

据媒体报道:慢性抽动障碍在儿童少年期的患病率为1%-2%,男女比例约为9:2。

 

“近几年来,抽动症患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由于该病经常反复发作,病程症状多变,容易误诊,严重影响儿童的生活、学习及身心健康,无论统计数据还是临床来看,男孩患病率都远远高于女孩,而且10%-20%的抽动症患儿会出现秽语症,也就是骂脏话。”薛常威主任提到。

 

“遇到这种情况,家长最好能及时带孩子就诊。”薛常威主任说,在门诊上,八成患者在发病初期被误诊,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症状可能越来越严重。

 

家长们对孩子反复出现的小动作要多加留意,发现后及时就诊,不要因病小而不为。

 

而抽动症的治疗,薛常威主任从临床实践中得出一种综合治疗的方法:药物+习惯反向训练+社会支持,是恢复最快、效果最好的方式。

 

 

训练要坚持

家庭氛围放轻松

 

习惯性反向训练是一种功能性阻断式训练,薛常威主任现场为大家做了详细的讲解和演示,主要内容是通过评估和观察得出孩子抽动的大概规律,在他行为发生时及时阻拦。

 

如眨眼睛时向他发出一项命令:不要闭眼,盯着某个东西,张嘴,深呼吸。这样独特的方式,对这种带有强迫性的行为进行阻断,反复训练,再加上药物和物理治疗,效果会非常显著。

 

同时,薛常威主任告诉大家,孩子压力过大会诱发抽动症,他曾接诊过一个抽动症的孩子,在询问病史的时候,发现这个孩子是由于用脑过度累的。

 

父母给他报了钢琴班、跆拳道班,还有画画和滑冰课,这样孩子上完幼儿园后,其他的课余时间基本上就被各种特长班占满了,导致孩子过度用脑,引起多巴胺过于活跃,诱发了抽动症。

 

另外家庭氛围过于紧张,也是同理。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引起抽动症的原因中竟有92.29%的孩子是由于这个原因造成的——看电视/玩电子产品

 

“有个4岁的小男孩,春节的时候连着看了四个小时的电视,结果就出现了症状。”薛常威主任说。

 

“电视辐射会导致面部神经失调。”据介绍,除了长时间看电视外,看惊险电影、小说、玩手机、打游戏等也会诱发孩子出现抽动症。

 

 

年龄大后或可自愈

但可能已错过最佳成长期

 

据薛常威主任介绍,一般来说,轻度的抽动症在孩子17、18岁以后是可以自愈的,不需要特别治疗。如果有些症状比较重,影响孩子的学习生活以及心理,或者有自残行为的,那么需要进行干预。

 

此外,抽动症几乎都发生在学龄期,孩子可能因此被同学嘲笑、分散注意力,影响心理健康,影响学习成绩,这样的学习成长期一旦错过,也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因此,薛常威主任提醒广大家长朋友,发现孩子有相关症状,一定要及时检查和治疗。

 

儿童抽动症是属于神经和行为发育的原因造成,早日治疗,能让孩子步入正常儿童的学习和健康生活的水平,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和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