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矮小,孩子还能长高吗?看看重庆小米熊专家怎么说
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2019/10/09

​​在生活中我们总能看到这样的家庭:父母都矮小,孩子也长不高家长们认为,这是遗传的结果,改变不了的因而也并没有引起重视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今天,小熊特意请教了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生长发育门诊徐银珍主任为家长们解开疑惑


01
双胞胎兄弟均矮小70%是因为遗传 在副主任医师、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生长发育门诊徐银珍主任的诊室里,曾经来了这样一对双胞胎兄弟。

 

兄弟俩来就诊时14岁9个月,身高只有155.5cm和156.4cm,远远落后于平均身高168.2cm,在同学队伍中总是站在前几排。 “你们夫妻俩有多高呢?”徐银珍主任询问孩子们的妈妈说。 

 

“他爸爸有165厘米,我是150厘米。”双胞胎兄弟的妈妈说,他们夫妻俩都接近矮小。 

 


(徐银珍主任为双胞胎兄弟看诊)

 


徐银珍主任又仔细询问了孩子从出生到现在的情况,确定孩子矮小的原因,一方面是遗传,另一方面是孩子小时候经常生病,身体不太好,而且挑食,影响了生长发育。 

 

那么,双胞胎兄弟这样的情况还有回转的余地吗? 徐银珍主任解释说,对于孩子的身高发育,父母遗传可占70%,另外30%的增高空间是靠后天挖掘的,但这俩兄弟是否还有挖掘的空间,得看他们的骨龄的情况。

 

 02
骨龄检测是增高的关键 骨龄是骨骼年龄的简称,它是以小儿骨骼实际发育程度同标准发育程度进行比较,所求得的一个发育年龄。 

 

青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受到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个体在生长发育、成熟类型、最终身高、体重水平等方面存在较明显的差异。

 

 相比于年龄,骨龄更能准确地反映孩子骨骼的成熟度,是评估儿童体格发育情况的最核心指标。


据徐银珍主任介绍,测骨龄可以观察到孩子的骨骺是否闭合,如果没有闭合,可以通过注射生长激素的方法治疗,如果闭合了,就不能再注射生长激素,只能通过其他的一些口服药物,但是效果自然是没有注射生长激素那么好。


 有的家长认为生长激素有副作用,不敢给孩子用。徐银珍主任表示,生长激素已经在临床上使用了很多年了,目前并没有出现影响孩子智商等副作用,家长大可以放心。


那么,骨骺尚未闭合的孩子,是否都有长高的可能呢?


徐银珍主任介绍,家长如果希望孩子长高,应做好这几点:


1.全面的营养2.充足的睡眠3.适当的运动4.专业的诊疗方案


“哪怕父母都矮小,孩子也是可以抓住这30%的长高可能性的。”徐银珍主任说,家长应该带孩子积极就医,争取这30%的长高空间。


03
及时干预治疗13岁女孩3个月长高2厘米 徐银珍主任曾接诊了这样一位女孩,孩子的父母也不高,而且孩子还爱吃甜食、偏胖,导致已经13岁多的孩子身高只有1米4。

 

 但幸好孩子的妈妈及时带着她前来治疗,经过检查骨龄,孩子的骨骺线还没有闭合,还有生长的空间。 

 

于是徐银珍主任为女孩量身定制了治疗方案,一方面注射生长激素,另一方面要求家长控制孩子的饮食,并辅助运动减肥。 3个月后,孩子再次前来复查,测量身高已经长高了2厘米。 


 

(徐银珍主任为女孩复诊)


“如果能瘦下去,会长得更快。”徐银珍主任说,肥胖和身高有着莫大的关系,在孩子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家长一定不要走进这样的误区,认为孩子胖一点更健康。

 

 此外,徐银珍主任提醒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比同龄的其他孩子偏矮,不要侥幸认为长大了会长高,也不要认为是遗传就放弃治疗,而应该到正规的儿童医院做相关的检查,寻求让孩子长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