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在民间有种“神水”,可“包治百病”——感冒了——多喝水!肚子痛——多喝水!宝宝便秘——多喝水!看似普通的白开水,竟然有这么多功效?
不得不承认,水是“万物之源”。在成人体内,60~70%的质量是水;儿童体内水的比重更大,可达近80%。对于人来说,水是仅次于氧气的重要物质。
可喝水真的可以治疗宝宝便秘吗?别瞎说了!宝宝便秘和喝水真没有太大的关系!
其实,白开水进入人体后,排出的速度很快,在体内停留时间很短,对大便的软化作用非常小。
那么,宝宝便秘应该怎么办?
今天,小熊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那些真正能解决宝宝便秘的“招数”。
01
第一招:把白开水换成这些饮品
如果宝宝已满1周岁,可以把白开水换成粥汤、豆浆或牛奶,软化大便的效果会好一些。
这些饮品进入人体后,在消化时部分之前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束缚的水分会慢慢释放出来,这样一来水分在体内停留时间变长,更有利于软化大便。
02
第二招:摄入足量纤维素
宝宝便秘,最常见的原因是纤维素摄入不足。
膳食纤维能刺激肠胃蠕动,还能增加大便里的水分,让大便松软,更好排出。
这么好的纤维素藏在哪里?新鲜蔬菜和水果是我们摄入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
● 蔬菜:豌豆、四季豆、小白菜、卷心菜、西蓝花等;
● 水果:猕猴桃、火龙果、西梅、蓝莓等有小籽的水果。
03
第三招:让肠胃蠕动
让肠胃蠕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揉肚+运动
揉肚:四指并拢在宝宝的肚脐上顺时针按摩3圈,再逆时针按摩3圈,帮助宝宝排便。
运动:白天鼓励小宝宝多爬多动;对于大一点的宝宝,可以出去散散步,增加运动量,促进胃肠胃蠕动。
04
第四招: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刚开始进行如厕训练时,要观察宝宝的如厕习惯,因为这时可能会因为宝宝够不到地、用力不当导致便秘。
出现此种情况,就要尽快给宝宝更换合适的马桶或辅助器具,帮助宝宝学会正确用力。
05
第五招:开塞露+乳果糖
此招只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使用,只可用作应急,改善便秘还要从饮食上下功夫。
开塞露:主要成分是甘油/甘露醇,使用后可润滑肠道。
1岁以下宝宝,如果大便较硬,可以偶尔使用开塞露来刺激肠道,促进宝宝排便。
乳果糖: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使用后可使粪便软化,适合慢性便秘的宝宝。
1岁以上宝宝,如果出现排便疼痛或肛裂,可用乳果糖治疗,再局部涂抹凡士林缓解。
因而,当家长确定宝宝是便秘的时候,应该先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开塞露或其他安全的物理手段,帮宝宝把积压在肠道里的干结的粪便排出;
然后,根据医嘱,给宝宝服用一些益生菌、益生元制剂;
同时,还要注意合理的饮食搭配,保证纤维素的摄入量,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宝宝便秘的症状。
关于宝宝便秘的误区
家长需注意
1.有的家长认为,宝宝好几天没有大便就是便秘。
其实,宝宝是不是便秘,和排便的时间间隔无关。
判断宝宝是不是便秘,就看这8个字:大便干结,排便困难。
也就是说,宝宝虽然很多天都没有大便,但是不难受,吃喝拉撒睡都不受影响,大便也不干,排便的时候也不费劲,这都不叫便秘。
而每次排便都很费劲,宝宝显得很不舒服、表情很痛苦,排出来的大便很干燥,都是一粒一粒的小硬球,那么即使每天都排便,那也是便秘。
2.有些家长容易把攒肚和便秘“混为一谈”。
其实,攒肚和便秘是有区别的:
攒肚多出现于添加辅食前以及纯母乳喂养时,攒肚的宝宝排便轻松不费劲,大便性状基本正常,生活状态和生长发育不会受影响;
便秘多出现于添加辅食之后,便秘的宝宝排便困难,大便干结,饮食、睡眠都会受到影响,长期便秘会影响生长发育。
3.有些家长试图通过把便帮助宝宝排便的方式。
其实这也是不推荐使用的。
因为在把便的过程中,宝宝会非常用力,但是腿却没有着力点,这样不仅更不利于粪便排出,还可能引起肛门内括约肌外翻、导致脱肛。
另外,如果家长在宝宝并没有便意时催促宝宝排便、强行为宝宝把便,反而会给宝宝带来不良的心理体验,加剧便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