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的孩子也有可能患上多动症?看看重庆小米熊专家怎么说
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2019/10/26

最近,在门诊中有位家长对医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我家孩子很安静,为什么会是多动症?

 

仔细了解情况,小熊得知:

 

这位家长的女儿名叫清清(化名),从小就是一个文文静静的孩子,父母一直觉得孩子是性格内向。

 

如今清清已经7岁上小学二年级了,从一年级开始老师就反映说清清上课不好好听课、总是溜号、对学习没兴趣,因而成绩也一直提不上来。

 

父母一直觉得孩子只是没用心,因此责骂了清清好多次,却依然没有效果。

 

直到有一次清清因咳嗽看医生,细心的医生发现清清很难专注和医生交流,可能注意力有问题,建议到神经与行为发育门诊看看。

 

接诊的是副主任医师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神经与行为发育门诊何旭涛主任

 

经过何旭涛主任检查诊断发现,清清患有多动症

 

什么?那么安静的孩子怎么可能是多动症?清清的父母一度怀疑医生的诊断是不是有误,于是提出了文章开头的那个问题。

 

带着和清清父母一样的疑问,小熊请教了何旭涛主任,一起来看看吧!

 

01

不“多动”不代表不是“多动症”

 

何旭涛主任介绍:多动症的全名叫“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医学上简称ADHD,这当中包含两部分的含义,一部分是注意力不集中,一部分是多动和冲动障碍。

 

多动症在临床表现上分为三种类型:

 

★1、 注意力缺陷型

 

★2、 冲动多动型

 

★3、 混合型

我国的学龄儿童多动症发病率为3-10%,也就是一个40人的班级里,可能有1-4个孩子是多动症。

多动症看起来只是不听话或者是注意力不集中,所以经常被家长忽略,但经过科学仪器检测,多动症孩子的大脑有明显的功能性变化。

 

很多家长认为,我孩子只是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多动呀!

 

其实,注意力缺陷是多动症诊断的重要部分,只是“多动症”这个简称中忽略了“注意力缺陷”的内容。

 

02

多动症诊断 看有没有这些现象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有多动症的现象呢?

 

何旭涛主任提醒,家长可以通过以下诊断标准来判断:

 

★1、 孩子经常不能关注细节,在作业和活动中犯粗心大意的错误。

 

★2、 在听课、对话、阅读时经常难以维持注意力。

 

★3、 当家长和老师对孩子说话时,孩子经常看起来心不在焉。

 

★4、 经常不能完成作业,做事情虎头蛇尾,很快失去兴趣,并且容易分神。

 

★5、 玩具、书本、书桌等自己的物品总是凌乱,不能遵守时间。

 

★6、 经常回避、厌恶或不情愿的去写作业。

 

★7、 经常丢东西,如书、笔、作业、眼镜等。

 

★8、 经常忘记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如作业、约定等。

 

★9、 经常容易被外界的刺激分神,上课东张西望。如果孩子有其中的6项,而且持续半年以上都是如此,那么他就符合了多动症的诊断,和清清的情况一样,是属于“注意力缺陷障碍”类型的。

 

03

女孩多动症更容易被忽视

 

在我国,多动症在男孩子身上患病率是女孩的3倍。

 

多动症的儿童中,男孩子经常表现为“多动冲动型”

 

多动冲动型的孩子家长和老师会比较容易注意到孩子的行为与别的孩子不一样,就会比较早的寻求帮助。

女孩子的表现经常是“注意力缺陷型”或“混合型——注意力缺陷兼多动冲动”

 

这一类型的孩子可能看起来很安静,就是不好好听课、总是溜号、对学习没兴趣。

 

他们没有夸张的行为表现,但如果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听课效果就差,会导致学习成绩不良,临床表现为学习障碍。

中国家长、老师十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但是很多家长和老师认为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是因为学习态度不好、学习动机不足、思想懒惰等。

 

所以这一类型的孩子往往被家长和老师忽略。

 

恰好,这一类型的女孩子比较多。

 

所以,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学习障碍,请先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即使是看起来文文静静的女孩子,也不要忽视。

 

因为你一直在说孩子懒惰,这也许是误解,她有可能是患了多动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