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熊在门诊看到这样一个小男孩:
男孩名叫洋洋(化名),已经3岁半了,父母因为工作的原因将洋洋交给了爷爷奶奶带,偶尔回家看看孩子。
在爷爷奶奶的口中得知,洋洋平时是很乖的,很少哭闹,他们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
今年9月份洋洋开始上幼儿园。也就是从上幼儿园开始,老师常常向洋洋的妈妈反映,洋洋总是独来独往的,对幼儿园的规矩、老师的要求置若罔闻。
他不懂得应该约束自己的言行,也不会听从老师的指令和要求:
老师和孩子们进行互动时,洋洋常常离开位子,独自一人跑出教室去转圈;
老师教大家画画,大多数小朋友都能按要求画出相应的形状,而洋洋却只是在纸上乱涂乱画;
老师教大家歌谣、舞蹈之类的,洋洋也学不会。
老师怀疑洋洋可能存在社交障碍,建议家长带到医院检查一下。洋洋的妈妈将信将疑,带着洋洋来到了小米熊儿童医院。
经过副主任医师、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神经与行为发育门诊何旭涛主任检查和诊断,洋洋被确诊为“自闭症”。
何旭涛主任表示,很多自闭症的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有异常的表现,这个时候一定不能大意,尽早到医院进行自闭症筛查,以免耽误治疗。
目前占有相当比例的学龄前儿童可能患有自闭症,但往往没有得到及时诊治。
儿童自闭症一般在出生后或婴儿早期即有症状,但很多家长对自闭症不了解,常常不能及时发现而及时就诊。
何旭涛主任提醒:患者的年龄越大,干预的难度越大。
★0到6岁是自闭症儿童的最佳干预期,如果家长能够早发现,早干预,自闭症儿童的功能恢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所以,我们必须对儿童的心理和精神问题予以高度关注,早发现、早治疗。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早期发现自闭症的表现呢?
何旭涛主任表示,自闭症是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类疾病,起病于3岁前,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和刻板行为和兴趣狭隘为核心特征的心理发育障碍。
★以下四点是自闭症的突出表现特征:
01
语言发育迟缓
●宝宝语言发育相比同龄宝宝落后,在12个月前偶尔会发出一些模糊语音,却没有什么实质意义。
●和家人缺乏互动,主动说话少,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
●不理解家人的语言,无法正常进行交流。
●虽然能重复他人的言语,但并不知道言语的意义。
02
社会交流障碍
●在婴儿期,宝宝就会表现出不与家人直视、面部常无表情等行为。
●能走路了也不愿与其他人一起玩耍,完全沉浸在个人世界里,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
●和家人缺乏感情上的交流,不愿意和陌生人有任何的接触。
03
行为刻板、兴趣单一
●喜欢事物一成不变,要穿同样的衣服,要走同一条路线,和同样的人做同样的游戏,一旦出现变化,就会哭闹不止。
●对喜欢的玩具常常可以玩上一整天,不会感到枯燥。
04
认知表现异常
●认知能力明显比同龄人要弱,有少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孩子,可能在认知活动的某一方面表现非常突出,比如机械记忆能力往往很强,尤其对文字、数字、符号等特别敏感。
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宝宝与别的宝宝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而且许多方面都落后于同龄宝宝,就需要尽早去医院进行检查和诊断。
一旦确诊为自闭症,则需要尽快进行干预治疗,早发现、早干预理想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