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妈妈带着3岁多的宝宝来到小米熊儿童医院,说她家宝宝睡觉总是打鼾,鼾声特别大,睡觉经常翻来覆去的,有时候还会坐着睡。
有几次她还发现孩子一口气像憋停一样,很久才换好,甚至还会被口水呛醒。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经过副主任医师、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耳鼻喉科陈墨菲主任检查,原来孩子是患上了腺样体肥大,腺样体几乎已经全部遮住鼻后孔。在很多家长的认知中,孩子睡觉打鼾不应该是代表睡得香吗?怎么会是病呢?
陈墨菲主任表示,高质量的睡眠应该是安静的,呼吸均匀没有其他声响的。
孩子长期打呼噜,90%以上都是扁桃体、腺样体肥大引起的,还有各种鼻咽、鼻窦炎、肥胖以及小下颌的问题也可以引起打呼噜。
这么看来,打鼾很有可能是某种疾病造成的,那家长应该如何区分是不是疾病呢?
陈墨菲主任表示:
如果孩子是由于劳累或者感冒偶尔打呼噜,平时基本不打呼噜,也没有张口呼吸的情况,那就可以继续在家观察;
但是如果孩子平时经常打呼噜或者同时伴有张口呼吸、睡觉憋气、长出气、叹气等情况,就要考虑到腺样体肥大的可能。这时候家长们就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的耳鼻喉科进行检查。
腺样体肥大,到底有多可怕?
腺样体位于鼻咽部顶部与咽后壁的交界处,两侧咽隐窝之间,表面像半个剥了皮的桔瓣样。表面凹凸不平,有5-6条纵形沟裂。
它和扁桃体一样,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长大,2-8岁时为增殖旺盛的时期,8岁以后逐渐萎缩。
正常的腺样体对人体有免疫功能,是人体的防线。但是腺样体一旦肿大,就会对身体产生不利的影响。
在腺样体正常的状态下,呼吸的气流会很畅通的进入气管。而腺样体一旦肿胀,肥大的腺样体就会堵塞后鼻孔,造成打鼾。
长期打鼾的孩子往往会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影响:
●长不高
孩子睡觉打呼噜,呼吸不畅,容易导致夜间缺氧,内分泌紊乱,生长激素分泌减少,影响孩子身高,比同龄孩子身形矮小、体重偏轻或过度肥胖。
●长相变丑
孩子在睡眠过程中,因呼吸不畅,习惯张嘴呼吸,长期的张口呼吸会造成下颌发育不良,出现下颌窄小、后缩,上唇短厚翘起、牙齿排列不整齐、上切牙突出、咬合不良等表现,这些都是典型的“腺样体面容”,一旦形成,难以恢复!
●智力受伤
儿童时期是智力形成和脑部发育的关键时期,长期打鼾会使孩子睡眠质量下降,引起头晕、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易怒和多动等,这些行为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能力。
●其他并发症
小儿的咽鼓管具有“短、直、宽”的生理特点,肥大的腺样体如果堵塞了咽鼓管咽口会引起反复渗出性中耳炎。这种情况长期存在,会明显影响孩子的听力,引起传导性耳聋。
既然如此可怕,腺样体肥大应该怎么治?
陈墨菲表示,很多儿童的腺样体肥大其实是生理性的,主要就是为了预防细菌、病毒等这些敌人的入侵。
只有当细菌、病毒反复侵扰腺样体时,才会导致腺样体出现病理性肥大。
如果孩子的腺样体病理性肥大不是很严重我们一般会建议给宝宝服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和抗病毒、抗细菌的药物来进行治疗。
只有在治疗不理想的情况下,并且腺样体肥大程度已经威胁到孩子正常生活学习的情况下,我们才会建议手术治疗。
小熊提醒各位家长:
腺样体肥大本身只是一个小病,但是如果我们不够重视,任其发展,那么小病就可能变成威胁孩子颜值、健康、智商的“凶手”。
爸爸妈妈们一旦发现长期有打鼾、张口呼吸、睡觉憋气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