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血管瘤,很多家长对此表示忧心忡忡——
这病会恶化吗?
能不能治?
被孩子抓烂了怎么办?
类似的疑问有很多,大多数爸爸妈妈对血管瘤并不了解,导致病急乱投医,不仅孩子久治不愈,家长也变得更加焦虑。
那么,什么是血管瘤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管瘤专科专家周德凯教授表示,血管瘤是婴儿最常见的肿瘤,影响 10% 至 12% 的 1 岁婴儿。
婴儿血管瘤在出生后会快速发展,往往在第一年里就会迅速变大。
它们在皮内或皮下生长,导致皮肤膨出,一般呈紫色,如果位置较深的话,可能呈肉色。大多数直径在0.5到5厘米。
约有一半以上的血管瘤发生在头部和颈部,有时会发生在内脏,如肝脏。
血管瘤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周德凯教授表示,血管瘤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发育因素。
胚胎发育过程中,特别是在早期血管性组织分化阶段,由于其控制基因段出现小范围错构,而导致其特定部位组织分化异常,并发展成血管瘤。
2. 雌激素。
据观察发现,血管瘤患者中,女孩发病几率高于男孩,专家曾在血管瘤组织中检测发现雌二醇水平增高(雌二醇是人体内一种雌激素),说明血管瘤和雌激素水平有关。
3.食物、环境污染
很多受到污染的食物,其污染源内都大多包含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如果人们长时间食用这些东西后,容易出现血管异变,从而导致了血管瘤的出现。
4.外伤因素。
在怀孕期间,受到手术、激光等因素,都容易导致血管瘤的发生。有专家认为,常规放疗、病毒感染、外伤、出血后血管性反应均可诱发海绵状血管瘤。
5. 饮食因素。
我们常吃的一些人工养殖的海鲜、肉类食品等,常含有雌激素;还有一些常吃的营养品,动物源性、植物源性雌激素或雌激素类似物摄入比较多,容易造成内分泌失调,可能会引发血管瘤。
哪些情况需要尽快就医?
周德凯教授提醒,如果血管瘤在短期内出现增长迅速、突然变大的情况,一定要立即就医诊治,并进行相关的干预。
如果家长发现宝宝的血管瘤经常流血,也必须就医处理。因为不定期的出血怀疑有发生其他病变的可能,而且会增大感染的几率。
此外,超过3厘米的血管瘤可能会对所在部位造成压迫,引发一系列的不适感。这种血管瘤也是需要就医诊治并进行相关的诊断治疗。
血管瘤不治疗,到底有多危险?
一听说是“肿瘤”,家长们更担心了,这病是不是很危险?
周德凯教授解释,虽然婴儿血管瘤本身不痛,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有这些危害:
1、影响周围器官功能。
病灶周围的正常组织会被血管瘤破坏,引起畸形,进而会影响该器官正常的功能。
比如,如果血管瘤发生在眼周,增大到一定程度后会遮挡视力,不控制的话可能导致永久性失明!
如果发生在鼻腔和喉咙,血管瘤会阻塞鼻腔和喉咙,导致呼吸障碍。
2、影响患儿外表。
血管瘤多病发于头部、面部等不便遮盖的部位,颜色大多为红色、黑色或是青色,并且大多表面不光滑、形状并不规则。
因此,血管瘤严重影响患者外表美观,一旦患上,患儿从身体到心理均会承受很大的压力。
3、容易大出血。
如若不慎遭受外力撞击或者压迫,同正常皮肤组织相比,血管瘤容易发生破裂,进而引起大出血,因此必须要注意避免受到外力的撞击或压迫。
严重的瘤体遭受破坏引发流血不止甚至会危及到患者生命。
4、危害下一代。
部分的血管瘤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可能将危害延至下一代。
因治疗失误、观念影响、医院选择等问题,部分血管瘤患儿曾错过了合适的治疗时机,造成了孩子永久的心理阴影。
因此,家长发现宝宝得了血管瘤,一定要尽早选择正规医院就诊。
12月8日上午,周德凯教授将到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坐诊,专家号数量有限,即刻预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