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专家提醒:娃儿有痰咳不出?再急也别这样做
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2019/12/13

咳嗽是孩子常见的症状,咳起来几天都不见好,家长们总认为,咳嗽就是感冒引起的吧?吃点药就好了!

 

于是,家长们就自主充当了一把“医生”,给孩子配药、找偏方……

 

当心!你的做法可能不仅帮不上忙,反而害了孩子!

 

那么,正确的处理方法又是什么呢?

 

今天,主任医师、教授、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院长谭秋来为大家讲讲娃儿有痰怎么办。

 

不同疾病,不同表现

 

很多时候,咳嗽就是疾病的信号,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孩子咳嗽的声音是有区别的。

 

●  干咳,痰少

 

这种情况可能是感冒或者吸入气道异物导致的,如果发生在夜间、晨起和运动后,要考虑是否过敏、哮喘或胃食管反流。

 

 

●  咳嗽次数少,但憋气、痰多、呼噜声较大

 

这种情况可能和鼻子堵了有关,谭秋院长建议:可以用生理盐水洗洗鼻子,6岁以上的孩子可以使用洗鼻器。

 

 

●  不管白天还是黑夜,咳嗽不停,而且痰多

 

这种情况可能是化脓性扁桃体炎,需要尽快看医生哦!

 

 

●  起初为干咳,以后有痰

 

这种情况一般在上呼吸道感染之后出现,是急性支气管炎,症状通常三周内缓解,超过三周还没缓解应怀疑有继发感染,如:肺炎。

 

 

这些办法,再急也别用

 

很多家长一听到孩子咳嗽,第一反应就是拍背,然后准备给孩子随便用点药,以为这样能止咳化痰。

 

可小熊遗憾地告诉你,这些真的没用......

 

  拍背

 

谭秋院长表示,仅靠手工叩击拍背产生的震动,是很难把气管里的痰给倒腾出来的。

 

所以拍背,只是给家长的一种心理安慰吧!

 

 

✕  吃化痰药

 

谭秋院长解释,目前并没有哪一种药能够直接把痰化掉,所谓的化痰药,只是把粘稠的痰液稀释,变得更容易被咳出来而已。

 

 

✕  吃止咳药

 

咳嗽是身体重要的防御机制,咳嗽时可以产生高速气流,将气道中裹挟着异物、有害物的痰液排出体外。

 

所以,有痰的时候刻意去止咳,可能反而不利于身体将有害的痰液排出体外。

 

谭秋院长指出,对于 6 岁以下儿童,非处方止咳药和感冒药都是弊大于利的,家长千万不要随便给孩子用。

 

 

真正有用的办法是这些

 

谭秋院长表示,对于孩子咳嗽,真正有用的办法其实是这些:

 

●  补充水分

 

不管产生痰液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让孩子多摄入些液体总是有利的。

 

母乳、牛奶、水、稀粥之类都可以(6 个月以下不要喂水)。

 

 

补充水分可以稀释痰液,也可以帮他们把嗓子中的痰吞进肚子里。

 

听起来似乎有点恶心,是的,无论是痰还是鼻涕,其中都有少量细菌,但进到胃里就都被消化掉了,所以这并不会造成危害。

 

有的家长喜欢用糖梨水、秋梨膏等帮助缓解咳嗽及祛痰。

 

虽然这些确实有辅助作用,但家长们需要知道,它们并不是治疗手段。

 

●  雾化,尤其适合小宝宝

 

雾化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祛痰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通过雾化吸入给药,要经过医生的诊断指导,不能自己随意使用。

 

谭秋院长提醒家长,这些雾化前后的细节,千万别忽视!

 

① 吸入准备

 

雾化前,先将宝宝放置在舒适的位置,半仰卧、坐着、站着都可以,最好别卧着。

 

若使用面罩吸入器,不要抹油性面霜;手持雾化器时,保持与地面垂直。

 

雾化药壶外可用热毛巾或暖水袋包裹,避免冷药液刺激宝宝的呼吸道。

 

 

② 吸入中

 

刚开始雾化时,气量不要太大,等宝宝适应后再适当增大雾量,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面罩一定要紧贴口鼻,避免雾化药物进入眼睛。

 

嘴吸的效果好于鼻吸,因此一般5岁以上的儿童建议用嘴吸入,双唇含住口含器,缓慢吸气,深吸气后屏气2~3 s,缓慢呼气,尽可能通过鼻腔呼出。

 

5岁以下儿童大多用鼻子呼吸,可使用面罩吸入。

 

③ 吸入结束

 

雾化结束后应漱口,小婴儿可喂食少量温开水,防止药物在咽部聚积,使用面罩雾化完后还应该洗脸。

 

●   改善环境,缓解不适

 

①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室内应多开窗通风,或者使用空气净化器来改善空气。

 

②  增加空气湿度

 

吸入湿润的空气可以减少呼吸道的刺激,缓解咳嗽的症状,并促进痰液排出。天气干燥的季节可使用加湿器。

 

温馨提示

 

谭秋院长提醒:如果孩子咳嗽有痰迟迟不好,建议到专业的儿童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还是那句话,家长不可擅自给宝宝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