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浆营养丰富
一直以来都备受家长们的青睐
为了给孩子吃上放心的豆浆
有的家长更喜欢在家自制
可最近
小熊总听到一些关于豆浆的“流言蜚语”
——
No.1
孩子喝豆浆中毒身亡?
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网络上常常会出现这样一则“新闻”——
王女士把刚“煮沸”的豆浆给孩子喝,还准备了一杯给孩子带学校喝。
结果,孩子在学校出现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最后因为中毒较深,抢救无效身亡!
而“罪魁祸首”,竟然是那一杯豆浆!
和家长们一样,看着这条新闻小熊也是吓得不清。
可经过缜密的查询发现,这条新闻事件的发生地、具体时间等无从考证。
小熊询问了临床上的很多经验丰富的医生,也都表示并没有接诊到这样的病例。
但!是!
豆浆没喝对真的有危害!
首先,未煮熟的豆浆别喝。
豆浆里面含有一种成分叫做皂甙,皂甙是一种溶血剂,可以刺激胃肠黏膜,引起恶心、呕吐、腹胀、头晕等中毒症状,严重者甚至可以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皂甙只有经高温煮沸后才能被破坏,但豆浆加热到80℃到90℃时,皂甙会受热膨胀,产生大量泡沫,让人误认为豆浆已经沸腾,事实上这时的豆浆含有大量的皂甙。
自家研磨豆浆应先用大火烧开,在转小火继续煮沸5分钟才能喝。
其次,放太久的豆浆也最好别喝。
同新鲜豆浆相比,放置6小时后的豆浆菌落总数是最初时的36倍。
菌落是什么?来看看下图:
是不是很漂亮?但不代表漂亮的东西都可以吃哦!
因为鲜榨豆浆营养丰富,为细菌繁殖带来有利条件,达到一定时间细菌会大量繁殖。因此,豆浆尽量现榨现喝。
No.2
孩子喝豆浆会性早熟?
接下来我们聊聊关于豆浆的另一个“八卦”:
很多家长认为,大豆中存在着一种大豆异黄酮(类雌激素),具有类似于雌激素的结构,可致孩子性早熟。
听到这样的说法,黄豆们已经哭晕在角落!
大豆异黄酮虽然结构分子和人体雌激素有几分相似,但作用并不相同啊!
豆浆中的大豆异黄酮含量只有0.189‰,用水稀释后含量更少。
想要达到导致性早熟的量?恐怕得时刻喝着豆浆不歇气吧!试问谁会给孩子喝这么多?
再说,大豆异黄酮也被称为植物雌激素,与人体内的雌激素是两种概念、两种物质,人又不是植物,正常喝完全是没有问题的啦!
说得好像都对
那为什么孩子会性早熟呢?
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徐银珍解释:
其实,很多性早熟的孩子深究起来,除了疾病等原因,最多的原因是——饮食不合理。
仔细想想,你家孩子是不是特喜欢吃油炸食品、甜食、饮料、肥肉?
或者看看孩子的身材是不是“小胖墩”呢?
营养过剩、能量过剩、乱吃补品、误食避孕药等,都是导致性早熟的原因。
尤其是儿童肥胖,是被很多人忽视了的性早熟的重要病因。
所以,孩子性早熟很可能是吃太多了,又不运动,导致体重增加过快,而提前分泌促性腺激素,这才是性早熟的重要原因之一。